钢结构防腐是保障钢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,常见的防腐方法有涂层防腐、金属热喷涂防腐、阴极保护防腐以及采用耐候钢等,以下是具体介绍:
-
原理:通过在钢结构表面涂抹涂料,形成一层连续的保护膜,将钢材与空气、水分、化学物质等腐蚀介质隔离开来,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。
-
常用材料:有油性漆、醇酸漆、环氧漆、聚氨酯漆等。其中,环氧漆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化学腐蚀性;聚氨酯漆则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磨性。
-
施工要点:施工前需对钢结构表面进行严格的除锈处理,一般要求达到 Sa2.5 级或 St3 级标准,以确保涂层与钢材表面的良好结合。施工时要控制好环境温度、湿度,通常温度在 5℃-35℃,相对湿度不超过 80%,并严格按照涂料的施工工艺进行涂刷或喷涂,保证涂层厚度均匀,符合设计要求。
-
原理:利用高温热源将金属材料熔化,并用压缩空气将熔化的金属雾化成微小颗粒,喷射到钢结构表面,形成一层金属涂层,起到隔离腐蚀介质和阴极保护的作用。
-
常用材料:主要有锌、铝及其合金等。锌、铝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,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,阻止进一步的腐蚀。
-
施工要点:同样要对钢结构表面进行彻底的除锈处理,一般采用喷砂除锈,达到 Sa3 级标准。热喷涂过程中,要严格控制喷涂的工艺参数,如喷枪与工件的距离、角度、喷涂速度等,以保证涂层的质量和厚度均匀性。喷涂后,通常还需要进行封闭处理,如涂覆封闭漆,以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。
-
原理:通过外加电流或牺牲阳极的方式,使钢结构表面成为阴极,从而抑制钢材的腐蚀过程。在电解质溶液中,金属的腐蚀是由于阳极反应导致金属溶解,而阴极保护就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电极电位,使金属表面的阳极反应受到抑制,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。
-
常用材料:牺牲阳极法常用的阳极材料有镁合金、锌合金和铝合金等;外加电流法需要使用辅助阳极,如石墨、高硅铸铁等。
-
施工要点:牺牲阳极法施工时,要根据被保护结构的面积、所处环境等因素,合理计算和布置阳极的数量和位置,确保保护电位均匀。外加电流法施工时,要安装好恒电位仪等设备,准确调节和控制保护电流和电位,同时要做好电缆的连接和绝缘处理,防止漏电和干扰。
-
原理:耐候钢是在普通钢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,如铜、磷、铬、镍等,使钢材在大气中能够形成一层致密、稳定的锈层,这层锈层可以阻止外界腐蚀介质与钢材基体的接触,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,提高钢材的耐大气腐蚀性能。
-
常用材料:常见的耐候钢有 Q235NH、Q345NH 等系列。
-
施工要点:耐候钢在加工和焊接过程中,要注意控制工艺参数,避免因过热等原因导致合金元素的烧损,影响其耐候性能。在施工过程中,尽量减少对钢材表面的损伤,保持其表面的完整性,以利于锈层的形成和稳定。
在实际工程中,通常会根据钢结构的使用环境、设计要求、经济成本等因素,综合采用多种防腐方法,以达到最佳的防腐效果。